Willem Sels
滙豐私人銀行及財富管理 環球首席投資總監
市場準備迎接減息,樂觀情緒升溫
回顧 2025 年第三季度,貿易關稅無疑是主導市場走勢的關鍵因素,與通脹及對美國債務問題憂慮上升的交織影響整體市場情緒。然而,這些不確定性未有阻礙美股指數創下新高,而第二季度企業盈利亦普遍優於市場預期。當中,迅速發展的科技創新功不可沒,我們預期這趨勢仍將持續。
儘管大部分第三季度的推動因素應會持續發揮作用,但關稅對經濟增長與通脹的真正衝擊或將於下一季開始浮現。不過我們毋須過度擔心,因為聯儲局將重點從減低通脹轉向應對溫和的經濟放緩,有望很快重啟減息。此外,美國的《大而美法案》帶來新一輪減稅措施,我們亦預期會有進一步的監管放寬。
這對投資者有甚麼意義?
多項經濟數據均顯示,美國通脹升幅應屬溫和可控,意味著減息在望。較低的利率有助帶動經濟活動與企業投資,提振市場情緒,為風險資產創造更多上行的空間。這不僅令股票受惠,債券市場亦應有更好表現,因為有不少投資者或會選擇把握目前息率,在減息前部署入市。因此,我們維持風險偏好,特別看好美國、中國及新加坡股票。同時,我們在近期亦將美國投資級別債券的觀點上調至偏好。
人工智能創新動力持續強勁
人工智能應用的速度與規模正在不斷前進,推動企業提高生產力與開拓新的收入來源。人工智能亦有助抵銷部分關稅帶來的壓力,同時為一系列融入人工智能生態系統的相關行業(如軟件、雲端服務、網絡、工業與基礎建設)創造巨大的投資機遇,為科技股的估值上漲提供有力支持。鑑於廣泛的科技主題佔美國股市 48%,若這勢頭持續,美股料將保持優勢。放寬監管亦能營造更有利的經濟增長環境,尤其利好資訊科技與金融行業。
在美國以外,聯儲局減息及近期美元走弱為亞洲帶來利好因素,而人工智能創新的能力亦是推動企業盈利的關鍵因素,尤以中國的表現最為亮眼,其領先科技龍頭的股價仍較全球同業折讓約 30 - 40%。中國當局亦重新關注供應方面的改革,應有助進一步提升盈利預期。我們稍為看淡歐洲,因經濟增長勢頭疲弱,其人工智能的應用亦相對落後。
總括而言,我們認為美國減息與人工智能的創新將成為彌補某些經濟領域面臨挑戰的關鍵推動力。因此,我們對整體市場前景保持樂觀,同時繼續注視關稅、通脹與增長的各種潛在風險。
實踐多元化投資
我們在 2025 年最後一季的四大投資主題中繼續強調跨資產、跨行業與跨地域的多元化配置,以應對多變環境,提升投資組合的韌性。同時,我們亦可加入相關性較低的資產,例如黃金、基礎建設及其他另類資產,進一步深化多元化的配置策略。
為配合多元化投資的主題,我們特設兩篇專題文章,一篇探討基礎建設實現淨零轉型中的角色。另一篇則分享富裕投資者的非傳統退休模式,當中微退休正漸成風潮。
踏入全年尾聲,市場波動尚未平息,投資者仍需保持審慎,以應對市場可能出現的意外變數。我們的投資團隊隨時準備協助您因應市況調整投資組合。
投資主題
區域市場展望
值得關注的經濟數據
網上買賣債券/ 存款證
只需幾個簡單的步驟即可網上買/賣債券/存款證
登入買/賣單位信託基金
投資基金的最低投資額可低至港幣1,000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