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內容首部
一架飛機在城市飛行; 圖像用於香港滙豐的旅行網絡安全檢查表。

旅遊有清單,保安一樣有

香港人熱愛旅遊,2017年在赴日本、泰國和澳洲等熱門地點的國際旅游上花費的金額高達255億美元1。這麼多人出外度假,在外遊時保護自己和財產安全就十分重要。暢遊外地時,不妨隨身攜帶以下安全清單,防範網上罪行:

1. 起飛前檢查

我們說的不是要在起飛前打開窗戶擋板,或者把座位豎直,而是要檢查手機和手提電腦是否已經安裝最新的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這項預防欺詐的保安措施是抵禦惡意程式和網絡威脅的第一步,但因為出發後可能很難找到Wi-Fi下載所有更新,所以您應該提前做好準備。您也可以由實體編碼器轉用流動保安編碼,更安全地使用網上銀行服務,而且可以少帶一件東西。

2. 將智能裝置上鎖

將智能電話、手提電腦、平板電腦和保安裝置等數碼裝置上鎖,時刻以密碼、指紋或臉部辨識作防護。我們也建議您縮短自動上鎖的時限,令陌生人有較少機會操作您的手機屏幕和應用程式,加強流動保安。

更加有效的方法是︰不要將裝置放在您的視線範圍以外,應該時刻看管您的裝置,或將它放在酒店的保險箱內,確保安全。

3. 採用難以識破的私人密碼

保護個人資料最為關鍵,不要告訴別人任何裝置、信用卡或扣賬卡的密碼或PIN碼,也不應把密碼儲存在自己的裝置內,或者將它寫在便利貼或記事本內。為每個裝置設定不同的密碼,也不要將網上理財密碼用在其他裝置上。您可以使用容易記得的密碼,但不要使用一般單字或短語,也不要用您的個人資料作密碼,例如寵物的名字、乳名或居住的城市等。您可以使用看似隨機的組合,以字母(大寫和小寫)、數字和符號組成密碼。對不知道箇中含義的人來說,這個組合可能有如「外星文字」,但對您卻有特別意義,方便記憶。不知道從何入手?不妨參考我們關於建立安全密碼的建議

4. 慎用公共Wi-Fi和藍牙

免費Wi-Fi可以省下當地數據計劃費用,無疑非常方便,卻會威脅您的個人資料安全。而使用未經加密的網絡,就更加危險。即使您只是用來檢查電郵、使用社交媒體,仍然有機會洩露個人資料。但如果您必須用酒店的Wi-Fi上網,應該避免到訪任何包含或要求您提供個人資料的網站或資訊。有些場所會主動搜尋啟用Wi-Fi或藍牙功能的裝置,在收發範圍內記錄您的行蹤。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在不使用Wi-Fi或藍牙功能時,就應該將它們關掉。

5. 避免以公共途徑傳送敏感資料

如果需要使用酒店商務中心的電腦、打印機或電話,不要用它們傳送敏感資料或私人資訊。在公用電腦登入賬戶前,應先確保這些網站或瀏覽器不會儲存自己的登入資訊,因為您不會知道接著誰會使用這部電腦。用完之後,徹底登出所有頁面,特別是銀行或電郵賬戶。

6. 檢查自動櫃員機

如果旅程中要使用自動櫃員機,在插入銀行卡前,應該仔細看看櫃員機。近年,有不法分子在自動櫃員機裝設十分像真的「空殼機」,又曾在櫃員機加裝讀卡器。當您把銀行卡插入「空殼機」或讀卡器時,騙徒就能知道卡上的資料和PIN碼。

但就算自動櫃員機沒有異樣,而且您也認得櫃員機上可信的銀行標誌,也應該查看是否有「假機」的跡象。鍵盤遮罩是否容易鬆脫?櫃員機是否有兩個插槽,比平常多了一個?標示插卡處的箭嘴位置,是不是有點奇怪﹖按鍵的觸感是不是有點古怪?櫃員機有没有任何部分好像被人改動過,看起來和旁邊的不同?如果發現有這些問題,就不應該使用。

最安全的做法,莫過於在銀行營業時間內使用分行的自動櫃員機。即使櫃員機「食卡」,也可以請職員即時取回您的銀行卡。如果您在使用其他自動櫃員機時「食卡」,就要致電我們的客戶服務熱線,但您就未必可以在旅程期間取回銀行卡了。

然而,即使您肯定所用的自動櫃員機毫無問題,仍然需要提防那些偷看的人。不法分子或者裝在「有利」位置的鏡頭,可能會偷看您輸入銀行卡密碼。所以使用自動櫃員機時,應該提高警覺,盡量遮掩輸入的動作,令其他人看不到您的密碼。不妨了解一下安全使用自動櫃員機陷阱的方法

7. 保管好隨身物品

記得在旅程時刻保管好個人財物,特別是在不同城市之間穿梭時,更加要小心。最好不要把現金、信用卡、扣賬卡、手提電腦、手機和護照放在同一個地方。如果不幸遇上扒手,您可能會損失慘重,也會讓扒手一下取得您更多私人資料。在人多擠迫的地方,或可能會分心時(例如與大夥進餐或者在熱鬧的市場購物),一定要打醒十二分精神。

8. 旅途結尾

踏上回程客機,不代表網上保安已經完成。如果您在海外用過當地網絡或Wi-Fi,間諜軟件可能已經潛藏在您的手機和手提電腦之中。回家後,應盡快把保安和防毒軟件更新至最新版本,並更改裝置的密碼。

希望這些錦囊能夠幫您確保境內和境外的網絡安全。只使用一個錦囊,保護未必足夠,但如果多管齊下,就可以保護更多資料,令網上犯罪分子更難掌握您的身分資訊、製造騙局。我們還有許多其他建議,幫您更加安全地理財

正在計劃旅程?不妨看看我們其他的安全旅遊訣竅。祝旅途愉快!

1 資料來源:Media Outreach文章

了解更多相關文章